首页 / 养殖方法 / 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,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在哪里

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,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在哪里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非洲雁养殖技术及利润?

1、建舍

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,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在哪里

一般旧房屋均可利用,新建舍应选地势平坦、干燥、背风向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。舍内设有产蛋窝,舍外设有运动场和水池戏水场,露天顶部扣网防止飞逃。

2、繁殖孵化

在人工驯养条件下,生后60-70天体重达到3kg,公雁体重5kg~6kg,母雁体重3kg~3.5kg,公母比例1:4为宜。母雁生后150天~180天开产,年产蛋量120枚~150枚,蛋重80克~100克。种蛋的孵化可用机器或家鸡代孵,种蛋入孵前用0.2%高锰酸钾液浸洗消毒。孵化温度38℃;相对湿度65%~75%;通风换气良好,以免出现畸胎现象;翻蛋每2小时1次,角度为90度;晾蛋每日2次-3次,每次10分钟~30分钟;照蛋9天第一次,21天第二次照蛋。

3、雏的培育

四川最大鸵鸟养殖基地?

老马乡的非洲鸵鸟基地是在2009年建造起来的,这里的农民开创了“庭院养殖”鸵鸟模式,现在越来越多的老马乡村民加入了鸵鸟养殖。如今,老马乡鸵鸟养殖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。不仅如此,老马乡非洲鸵鸟基地也成了老马乡“走出去”的一张名片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。

老马乡鸵鸟基地养殖的鸵鸟品种是非洲鸵鸟。现在即使不出国门,我们也可以在国内,在非动物园场所看到大批的非洲鸵鸟了。这里的鸵鸟繁多,一定让你观赏够。

非洲雁怎么养?

养殖非洲雁需要在地势平坦、背风向阳的地方建舍,包括产蛋窝、运动场和水池等,同时顶部还要架网,以防其逃逸。

雏雁要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,并逐步脱温,保持一定的适度,喂食以玉米为主的饲料,加入适量蛋白质,帮助它生长。定期注射疫苗,以防其患病。

非洲雁养殖成本及投资价值?

非洲雁原产于南非洲,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,但是养殖中很容易互相打斗,非洲雁耐寒能力差,要注意室内防寒保暖,而非洲雁的养殖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,适应能力强,生长快,生命力强,并且它的产蛋量高等;,非洲雁肉,蛋都具备很高养分和药用价值,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

非洲雁养殖怎样过冬?

非洲雁,也就是番鸭、肉用鸭;与一般家鸭同属不同种。

是一种似鹅非鹅,似鸭非鸭的鸭科家禽。用番鸭与普通家鸭杂交,产生杂交种,称为骡鸭。番鸭,耐寒能力差,人工饲养后,依然保持喜温的特点,所以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。冬季建舍,一般旧房屋均可利用,注意室内防寒保暖;新建舍应选地势平坦、干燥、背风向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。舍内设有产蛋窝,舍外设有运动场和水池戏水场,露天顶部扣网防止飞逃。

非洲大雁的养殖?

建舍:旧房屋均可利用,新建舍应选地势平坦、干燥、背风向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。舍内设有产蛋窝,舍外设有运动场和水池戏水场,露天顶部扣网防止飞逃。

2、饲养:6周龄~10周龄育成期的饲料配方:玉米50%、豆粕22%、糠麸20%、鱼粉4%、骨粉1.6%、贝粉1.5%、食盐0.4%、微量元素和多维素添加剂0.5%,每公斤混合料含蛋白质17%,日喂3次,自由饮水。

3、雏的培育:35天出雏,育雏温度第一天为34℃,以后每天降温0.5℃至脱温;雏鹑饮水2小时后可开食,可用蒸煮八分熟的碎米或用开水浸泡的全价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诱食。

扩展资料: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热带地区,引入非洲后又名非洲雁,生活于非洲水浅沼泽地带,不太喜水的两栖飞禽。

特征是红脸、白羽、黑背、黑尾,长成后有飞翔能力,抗性强,没有群体疫情。食性杂,好管理,生长速度快;

成年公雁4.5至6公斤,母雁1.8至2.5公斤,四个月龄可达3.5公斤即可上市出售。产蛋日龄210天,年产蛋120—140个,蛋重一两半至二两左右,蛋重随饲养年限增大,玉白色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非洲雁养殖的养殖基地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上一篇 养殖牛高效养殖方法,养殖牛高效养殖方法有哪些
下一篇 海南省养殖网养殖基地,海南省养殖网养殖基地在哪里

相关推荐

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-97
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

Copyright © 2005-2024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