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养殖方法 / 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,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

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,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?

光照:滴水观音在养殖的过程中,需要保证充足的散射光,喜阴不耐阳光,建议不要全室外栽培。

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,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

温度:18到28度生长状态比较好,低于15度就会生长停滞。

水分:要求水分充足,保持土质湿润,如果水分比较多,叶子会滴水,是正常现象。

1、土壤:养殖滴水观音可以使用排水透气的沙质土壤。

2、水肥:生长期每隔2-3天浇一次透水,每隔半月施加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料。

3、温度:养殖温度保持在20-25度之间,冬季不宜低于15度。

4、光照:每天保持5小时的光线照射。

滴水观音养殖方法?

1、土壤:养殖滴水观音可以使用泥炭土、塘泥、沙土混合的土壤,土质要疏松透气、排水性好。

2、浇水:滴水观音性喜水,所以生长期需要每2-3天浇一次透水。

3、施肥:每隔半月施加一次氮肥。

4、温度:需要保持在20-25℃之间,冬天要注意防冻。

温度

滴水观音在18度以上的环境下才可以生长得非常好,如果温度低于18度,滴水观音会进入休眠中,生长中的滴水观音,害怕寒冷,10月中旬就需要将它放到室内进行养殖,夏天我们则需要给它进行遮阴,还需要经常向它的植株周围喷水,来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。

滴水观音水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?

水质:水培使用的水里不能有杂质和细菌,使用前最好先晒晒。

阳光:不要让植株接受直射光照射,尤其是在夏季一定要遮荫。

换水:养殖3-5天左右就应换一次水,换水时应将它的根系冲洗干净。

营养:水培也需要施肥,建议在换水的时候添加些营养液。

水培的方法是将土培的植株脱盆,修剪消毒之后再放入到水培的容器之中,最后放入一些石子并注入水即可。在养护时,需要将它放到无太阳直射的温暖地方。

首先选择健康的植株,用铲子将它周围的土松一下,将植株整个取出来。之后对它进行一定的修剪,将它不健康的、发黑发烂的部分全都剪掉,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,然后对根部进行冲洗,记得要冲洗干净。

之后,需要准备一个水培的器皿,然后将消过毒的植株放到里面,再放一些石子进行固定,最后往里注入一些水就可以了。注意水不能太多,一般到达它根部的2/3即可。

养护方法

1、温度:需要将它周围的温度维持在18℃以上,否则它就会因为低温而进入休眠,从而暂停生长。

水位高低:滴水观音进行水培养护,里面添加的水不能太多,水位不能太高,可以添水没过根系的三分之二,留有一段根系可以呼吸新鲜空气。

定期换水:滴水观音要定期换水,防止粘液流出来污染水质。生长旺盛时期可10天左右换次水,夏季的气温比较高,容易滋生细菌,可以一周左右换次水,冬季的气温比较低,可以20天左右换次水。水培要保持水质的清洁,不能过于浑浊。

处理烂根:如果出现烂根的问题,需要及时的处理,将滴水观音从容器中取出来,然后剪掉腐烂的根部,放在清水中清洗干净,容器也要处理清洗干净。

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

1、土壤需求

滴水观音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生长,一定不可使用过于粘重的土壤,否则不利于根部的生长。可用腐叶土、泥炭土、河沙加上少量沤透的饼肥混合配制的营养土壤,养殖期间需每个月松土一次,让土壤保持通透最好。

2、光照要求

滴水观音是一种喜欢光照的住植物,但惧怕强光,光照不足叶片又会暗淡发黄,在有充足光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4-5小时光照,夏季高温应遮去50-70%的光线,避免暴晒出现叶片灼伤进而出现焦枯的现象。

3、按时浇水

滴水观音对水的需求量大,生长季节需要保持盆土潮湿,但避免积水,春秋季可每隔两天浇一次水,夏季每天浇水并向四周喷水提高空气湿度,这样养出来的滴水观音叶片硕大生长旺盛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上一篇 天竺葵的养殖方法,天竺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
下一篇 万年青的养殖方法,万年青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

相关推荐

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-97
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

Copyright © 2005-2024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
返回顶部